|
未成年人精神衛生問題不容忽視 |
|
2006-11-01 21:03:38 出處: |
|
    在第15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來臨之際,專家指出,我國中小學生因學習壓力、教育方法不當、青春期困惑、家庭失和缺乏關愛等造成的心理問題顯著增多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問題日趨嚴重,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。      中華兒童精神醫學學組主任委員鄭毅9日說,在我國17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中,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。“我們的家長愿意為孩子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,卻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。”   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網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,當在工作學習中遇到困難挫折以及心理問題時,只有10%的人愿意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。鄭毅說,即使他們愿意求助于專業醫師的幫助也存在困難。據衛生部公布的數據顯示,目前全國專職從事兒童精神衛生專科的醫生不到50人,加上兼職的也未達到100人。     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副院長唐宏宇介紹,北京市對精神衛生的財政投入是每人平均1毛錢,這樣的投入來應對如此巨大的問題無異于杯水車薪。鄭毅說,我國青少年精神衛生專業起步較晚,基礎薄弱,花在精神衛生上的費用實在太少了。      專家呼吁社會各界應當高度重視兒童、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的預防與干預,將提高兒童、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,使兒童、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得到及時發現和適當處理。衛生部門要加強對學校開展青少年精神衛生工作的指導;學校要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,開展實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能力訓練;各級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人員要提高早期發現學生心理行為異常、疏導和解決學生心理問題、指導學生尋求醫療幫助的能力。(出處:新華網)
(本文已被瀏覽 8587 次)
|
|
|
|
|
|